内幕揭晓“微信炸金花房卡怎么搞”详细房卡教程
游戏内商城:在游戏界面中找到“商城”选项 ,选择房卡的购买选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房卡类型和数量,点击“立即购买”按钮 ,完成支付流程后,房卡会自动充值到你的账户中。
第三方平台:
除了通过微信官方渠道购买,你还可以在信誉良好的第三方平台上购买微信炸金花房卡。这些平台通常会提供更丰富的房卡种类和更优惠的价格 ,但需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平台以避免欺诈或虚假宣传。
购买金花链接房卡怎么弄步骤:
1 、打开微信添加客服【10071760】,进入游戏中心或相关小程序 。
2、搜索“微信炸金花房卡”,选择合适的购买方式。
3、如果选择微信官方渠道 ,按照提示完成支付,支付成功后,房卡将自动添加到你的账户中。
4、如果选择第三方平台 ,按照平台的提示完成购买流程,确认平台的信誉和安全性 。
5 、成功后,你可以在游戏中使用房卡进行游戏。
注意事项:
1.确保微信账户已经完成实名认证,以便顺利完成支付和领取房卡。
2.选择正规、安全的购买途径 ,避免欺诈或虚假宣传 。
3.如果在购买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联系微信客服或相关平台的客服寻求帮助。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张斯文 于娜 北京报道
近日,广州金域医学检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域医学 ” ,股票代码:603882.SH)因“巨亏反而高分红”的异常操作引发市场争议。
据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全年净亏损3.5亿元至4.5亿元,却在亏损背景下宣布派发逾4亿元现金红利 ,分红金额超过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3.12亿元),被指“掏空式分红” 。专家质疑此举或优先满足大股东需求,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尤其在AI医疗转型未盈利、检测业务承压的困境下,恐削弱公司长期竞争力。
与此同时,金域医学应收账款风险凸显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应收账款高达51.16亿元,占营收比例超90%,且账龄结构持续恶化 ,1年以上账款占比显著上升。公司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5亿元至7.2亿元,暴露出回款困境 。
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金域医学若无法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51亿元欠款有坏账风险,这会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压力。
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曾对金域医学进行采访 ,但并未收到答复。
业绩预亏却大规模分红
金域医学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亿元到4.5亿元。同时 ,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55亿元到2.25亿元 。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金域医学在公告中表示,报告期内 ,公司业务收入不及预期,且固定成本较大,导致经营杠杆效率下降。此外,部分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 ,导致产生信用减值损失金额较大,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2024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6.5亿元至7.2亿元。
公告还表示 ,金域医学对固定资产进行了盘点清理,对丧失使用功能的固定资产进行了报废处置 。受公司投资的部分企业业务增长未能符合预期影响,需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最终减值的金额将由公司聘请专业评估机构及审计机构进行评估和审计后确定。
然而,在业绩预亏的情况下,金域医学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分红。
2月15日 ,金域医学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宣布将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 。
公告显示,本次利润分配方案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460余万股为基数 ,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8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超过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金域医学2024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为3.12亿元,并不能覆盖分红支出。
通常来说 ,企业亏损时会减少或暂停分红以保留现金流 。
对于这一反常行为,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坚持高额分红,但考虑到公司首次年度亏损且现金流紧张的情况 ,这可能构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伤害。因为高额分红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公司的现金流,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公司陷入困境。 ”
全球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怀疑此次分红是为了满足大股东需求 。
安光勇对本报记者表示 ,金域医学2024年预计亏损3.5亿元至4.5亿元且现金流紧张的背景下,金域医学仍计划派发现金红利4.07亿元,这一决策可能对中小股东利益构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在AI医疗尚未盈利 、检测业务恢复不及预期的情况下 ,资金若用于分红而非支持转型,可能削弱公司长期竞争力,最终影响中小股东的长期回报。尽管分红短期内看似惠及股东 ,但在现金流承压的亏损期,此举更像是优先满足大股东需求,而非着眼公司整体利益,因此对中小股东而言未必是最佳选择。
“金域医学这一操作表面符合《公司法》中‘分红需以累计未分配利润为基础’的规定 ,但实质上是在透支历史积累的利润池,而非基于当前盈利能力 。”一位不具名市场分析人士向本报记者说道。
应收账款账龄变长
另一方面,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需要重点关注。
从数据来看 ,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正在往越积越多的趋势发展 。
Wind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账龄基本在1年以内,这部分资产占比在90%左右 ,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然而,自2023年起 ,应收账款的质量开始下降。到2024年6月末,这家公司的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占比为59.58%、1—2年账龄占比23.83%、2—3年账龄占比14.97% 、3年以上账龄占比为1.6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 ,而1—2年、2—3年以及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则有所上升,这或许反映出公司在应收账款回收方面面临一定的压力,账款回收周期有所延长,需要关注应收账款的管理和回收情况 ,以降低坏账风险 。
如果以营业收入作为参照,更能凸显这家公司应收账款的夸张之处。
2020年到2024年前三季度,金域医学的应收账款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2.68%、39.06% 、45.39%、62.47%、91.05%。其中 ,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26.94亿元 、46.65亿元、70.25亿元、53.35亿元、51.16亿元 。
通过对比这组数据,可以看到,公司有大量资金被客户占用。
对于应收账款恶化的问题 ,安光勇认为,金域医学应收账款高达51.16亿元,占营收比例超90% ,远超行业常规水平(20%—40%),显示其规模极不合理。2024年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6.5亿元至7.2亿元,已反映出部分欠款回收的困难 。为避免51亿元欠款沦为坏账 ,公司需立即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如通过法律手段催收 、优化客户结构以减少对高风险客户的依赖。
金域医学在业绩巨亏与现金流紧绷中仍“豪掷”分红,叠加应收账款高企、转型业务造血乏力等隐忧,其“透支式 ”操作已引发监管与市场对公司治理及风险管控能力的质疑。未来如何平衡股东短期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 ,化解51亿元欠款“悬顶”危机,将是这家医学检验巨头能否重获市场信任的关键考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